close

96年度M05O069黃育歆
 

考研究所的過程,就是一連串抉擇及捨棄的過程,歷經捨棄,才能獲得,獲得進入另一道關卡的入門票!

 

前言

猶記就這麼幾個月前,備考中的我,常在焦慮時看著立言堂發呆。立言堂首先記錄著學長姊的戰績,再寫備考經過。不知是不是立言堂中常見的格式-先看到成績,再看備考過程-而覺得學長姊離我好遠,尤其愈是國立大學愈是如此,甚至會更加恐懼。「啊!我哪裡哪裡沒做到我看這下考不上了啦!」。

 

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有此榮幸寫立言堂,幾個月前的一切就像夢一樣。只希望我寫的文章別讓讀者感到惶恐。因為,我發現,我也沒完全做到學長姊所立之言^^|b,而就這樣莫名地出現在榜單上,然後可以在此大放厥詞。因此,我想這份立言堂,應該只能算回顧分享吧!

 

緣由

考慮讀研究所,是大三開始的決定。原本想考傳播所,因為自己對資訊社會十分有興趣(傳播所也對資訊社會有所涉獵)。大三在偶然的機會下讀了布希亞的《物體系》,才發現其實資訊社會的研究是跨領域的,也開始被社會學理論厚實感吸引!

 

剛開始我預想能一起準備二個所-傳播所及社會所,暑假時則是一邊在報社實習一邊補習社會所。直到八月暑期班快結束,我覺得自己無法負荷-同時當二個不同類別的研究所的考生-而決定全心投入社會所。

 

這個決定,周圍朋友贊同的很少,很多人對於我由熱門的傳播所轉到社會所覺得不可思議。就像某校社會系的理論老師對學生說:「相信你們的父母對你們讀社會系 讀到現在,已經是最大的容忍!」但我以為,所謂「喜歡」及選擇,不見得可完全用客觀現實理由來說明,社會學的迷人之處,在我看來,就像談戀愛一樣,這種喜 歡,是不太能用客觀條件一言以蔽之的!

 

備考過程--了解補習的優勢及弱勢

回想自己備考過程,覺得自己是個很平凡的考生。唯一的特色按部就班!(其實也就是沒有特色)。從不缺課(缺課會當週補課)、準時交作業、閱讀參考書目及重點整理。

 

常常思考,補習優勢及弱勢在哪?我以為,補習的優勢在於它塑造一個與外界隔離的時空。大三下學期我原本打算自己準備傳播所,但除了買書外,一整學期都沒有 其他的動作。但從暑假開始補習後,開始讓有讀書的感覺,陳老師精采課程及讀書會伙伴共同努力。自然地,心也慢慢定下,開始把讀書當作「工作」。

 

比較欠缺的地方是,由於老師面對眾多學生,加以時間緊迫,(現在想起陳老師竟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把大學四年的課程教給我們,而且還真的讓我們上榜,實在太 神奇了!)理論及思考的推移,如何分析、舉例,可能剛接觸社會學、不習慣用社會學思考的我們較缺乏的部分。建議不妨旁聽一門社會系開的選修課,自己在大四 時修了國際移民及政治社會學,強迫自己閱讀論文,可以提醒自己將西方的理論和台灣社會作一番連結。

 

備考過程各科準備經過

(一)社會學/理論

備考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瓶頸在於社會學理論。(如果你/妳跟我一樣,也許會常懷疑自己是否適合讀社會學。記得,這時你/妳 的成就感來源絕對別放在成績上,而是評估思考是否有慢慢地有細微變化,以及讀理論時因思考而快樂的過程。)或許是大學背景學科缺乏抽象思考的訓練,雖然就 如老師所言,傳播、教育科系的學生有處理大量資訊的能力。的確,老師開的書目我雖然可以很快地「看完」,但常常卻像是看小說般地浮光掠影,常有船過水無痕 的感覺。

 

立言堂學長姊曾建議讀書時計時,我覺得這或許是不錯的方法,可以避免看得太快或太慢。就我而言,是會像老師上課時的「角色扮演」,在書頁旁寫上「as XXX cf XXX(和哪個理論相似/對比/對話)。另外,我會讀完一個章節作一份重點整理,但之後覺得很耗時,而且還是容易忘。建議控制摘要長度別太長,並在每天睡覺前,回顧今日所讀。(這點我從沒做到過…> <”每次都巴不得把所有細小的點都記下,但我覺得這真的沒什幫助,最後其實沒辦法看這麼細。)

 

備考後期的「理論統整」(欲知詳情請請教陳老師^^)更是不可缺的工作,它提供我更多的思考空間,而不是侷限在某本二手書的一家之言。(若不了解什麼是統整、什麼是「對話」,幾本關於統整比較的書目:《文化理論的面貌》、Giddens《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最後三章,都是不錯的示範。)

 

作業是必定的練習,所謂「我寫故我思」。常常為了趕讀書進度而忘記動腦思考的我,作業會格外花心思(當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好勝心使然,一直想拿夢寐以求的 A++)。我以為,一開始寫作業時,先別計較時間,而是以思考為主,先求寫得好,再求寫得快。因為一旦上考場,其實是沒有時間思考的。若能在練習作業時, 就針對各主題先有自己的獨特想法及例子,到考場上就像是已經先備好食材的廚師,端看你如何搭配食材!

 

考古題的練習,老實說,我只寫了二份社會學的考古題。由於時間緊迫,社會學理論的部分我只有列點,而且是在台大(第一場考試)考完後,在悔恨交加的心情下 開始列點寫考古題。但我以為,考古題是準備考試的最後一步。意即,我以為需先對社會學理論有一個大概的架構,先有理論對話的思考,再練習考古題。

 

(二)社會研究法/統計

為什麼要讀研究法和統計?就現實層面而言,我以為這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一科,也是拉開和其他考生距離的一科。我以為如果「完全放棄」,就像是龜兔賽跑 中的兔子,願意睡著等烏龜超越自己。其實,只要每週花一點點時間,把它讀過一遍,就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放棄?真的很可惜!

 

暑假時我的讀書重點放在比較不需抽象思考社會統計,暑期班結束就已經幾乎把所有考古題掃過一次。其實準備研究法和統計考試並沒有訣竅和捷徑,就是上課和寫 考古題。建議上課前先把講義預習過一次,其實陳老師的講義寫得很清楚且詳細,以及每周練習考古題。最重要的是,不懂的問題務必當週搞懂(缺課也趕快補 上),因為統計的觀念常常是累積的,太多的「不懂」常成為最後放棄社統的元凶!如果讀書會有共識,我覺得也可以一起討論統計。

 

秋季班時我才開始讀研究法,以及看考古題,其實有點晚。由於秋季班時學校己開學,加以社會學理論是秋季班的重頭戲。建議如果有時間,最好是在暑期就跟著進 度把研究法先看過一次,秋季就可以專注於考古題及研究計畫。比較想提醒讀者關於質化研究的部分,在今年的考試中,質化研究的占分比例非常大,台大社研幾乎 全是質化研究,政大也占了不少,千萬不可小覷質化研究和研究設計。

 

備考過程-時間安排

由於原本就讀傳播科系,大四仍有耗時的實務課。我的作法是切割時間,時間一到就換科目:白天腦袋比較清楚,能思考,先讀書。實務作品製作、線上小組討論都待凌晨十二點之後再進行。意即,最清醒的時間讀理論、比較容易睡著的時間算統計,半夜再忙原本科系的作業。

 

備考過程-心情調適

在此要先感謝哈伯瑪斯小組亞盈、啟文、佩涵,常提供補充資料的小顧,隨時準備聽我發牢騷的政大學姊筱玟,讓我感到望塵莫及的晉相和小妙。最重要的是一直不斷鼓勵我的陳老師。如果沒有你們,我大概早就在推甄失意時放棄社會所考試了!謝謝你們!

 

我是個很容易焦慮的考生,常常把緊張氣氛帶給周遭的人,這點非常不可取。在此提供調適的方法,包括跑操場、散步、洗澡、不超過半小時的聊天(超過半小時會因為讀書進度delay而更焦慮)、流流眼淚也未必不好(只是別太誇張,明早還要繼續看書呢!)其實最重要的也最簡單的方法是找到緊張的源頭,想辦法解決它!再次感謝陳老師,總是可以不厭其煩地幫助我找到解決方法!

 

關於考生的心情調適,小顧曾說過很經典的一句話,說出來相信讀者也應該不陌生-「我們要像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喀爾文信徒,要有相信自己已經獲 選的自信,表現出獲選者的姿態-努力不倦地讀書。」形容十分傳神,具有很好的『啟發作用』,常是我們這群人焦慮時的安慰。

 

結語-關於考試

這次考試,因為自己沒有對任何一個科目有天賦,因此每科都不敢輕言放棄。(因此每科的成績也沒有太大的變化,幾乎都是在平均附近,並沒有突出的表現。)

 

考試其實是一座橋,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無奈的是似乎必須經過它才能到達彼岸。因此,必須選擇並放棄,放棄玩樂、放棄對於某些事情的執著,才能開始對另一些事的努力。備考期間,我以為最需捨棄的,是「懷疑自己」。捨棄雜亂的心緒,相信自己,才可以順利地渡過這關。

 

作者姓名:黃育歆

畢業學校: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考試學校:台大社研、政大社研、東吳社研(依考試時間順序排列)

錄取學校:台大社研、政大社研、東吳社研(依考試時間順序排列)

上課證號:M05O069

各校成績:

          

社會學

社學理論

社研法

國文

英文

總分

結果

台大社研

75

62

66

 

42

203.00

正取6

政大社研

48

72

51

65

57

378.50加權後

正取3

東吳社研

72

30

65

31

27

224.07

正取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owershutg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