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不是怎麼在乎「預測和控制」我的生活,也沒有特別希望能夠「改變這世界」。我比較在意的是事物對我的意義。


臺灣,可能真的挺自由(相對於某些地方、某些時代),但是現在的我們卻也同從前那些父執輩們感受到一樣的壓迫感(至少在我而言...)。那並不一定亞於受一個極權的政治侷限的那種壓迫感...某些事仍被認為是禁忌,某些物仍然被拿來作為擁有者的地位象徵,某些人仍主導著所謂"有意義的生活"。


大學唸的是傳播,我之所以會接觸社會學的原因,是在「媒體與文化」這門課中,管中祥老師對於批判理論的介紹。那已經是4年多前的事了。我第一次發現社會理論可以讓我對這種"壓迫感"提出具體的詮釋。


在當兵時才決定要考研究所,在退伍近八個月後才真正開始碰社會學。陳遠在暑期班的前幾堂課就已經讓我覺得自己「真他媽來對了!」。當然,可能有人認為補習班終究只是補習班,是個功利的場域。我也不知道有沒有人像我一樣是在補習班第一次聽到韋伯的理論,我只知道我第一次聽到韋伯關於「價值自由」的概念時的感動(大概到眼睛起霧的程度)。縱使後來發現這傢伙其實沒有這麼「自由」,但「一件事物...正因其不美、不善、不神聖,方其為真。」這句話已經讓我找到唸這些人的理論的意義:正因為每件事物在不同時空之下都有著某些可能的侷限,所以更是要用更多(可能的)角度來思考,而非人云亦云。某方面,可能也像傅柯所說的那種「不再做、不再想,我們現在所思所行。」


本著這樣的想法,社會學理論在我而言是當作某種創作在欣賞的。在唸到一個思想家的理論時,我想到的總是他「為什麼要這麼說?」,而這麼說的目的又是「為了跟什麼人對話」(其實我是想說"對幹"啦...)。最後,這個理論在他那個時代對他而言;以及在我現在讀起來,對我和我的生活而言,又是什麼樣的意義?


我常花(對我來說)很多的時間(我的話是10小時左右)在交叉看著不同的書怎麼講一個人或一件事。雖然唸書是我一個人在某個地方,但是我的感覺是就像在聽幾個人對話,並且找一個自己最能認同的(或是自己的)理論詮釋。但有時候也不是花得時間多就能找到自己的(或說一定的)答案...像涂爾幹的方法論,我至少耗了兩個星期才稍微搞懂(我到現在還不敢說全懂喔)他在說啥。那時候真的是想把書中的「涂爾幹」三字都改成"讀得幹"!


不過後來當我在接觸一些結構主義的二手評論書和布迪厄的理論之後,我才發覺其實涂爾幹的理論很酷啊!之後我總覺得,布迪厄等人是讓我更能理解涂爾幹理論的關鍵。所以有時候一時唸不通某個人或某本書,可能也不用非得硬把它們塞到腦袋裡去吧...我想到在蔡錦昌老師的《涂爾幹社會學方法論正義》中一句「書唸不好,最終受害的也只是自己...」(真夠嗆的,哈哈!)


說到唸得最慘的,可能還是研究法跟統計...今年的秋季班課程是往年的一半,令人傻眼(這樣講算是好聽的...)。我自己是在考前最後一個月才真正搞懂ANOVA摘要表和卡方之類的檢定方法,現在回想起來如果我能早點覺悟,及早(我是指在暑期班的時候)多分配一點時間在這科目之上的話可能(在考試中)還可以有更好的表現。


統計與研究法這科目我自覺沒什麼可以提供參考的,若是要講的話,可能每天真的要花些時間在維持對數字的敏感度上,以及多看一些你感興趣的論文或專書。統計的報表靠的是朋友借我看一本邱皓政老師所著《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這本書。裡面有挺多SPSS的應用實例可以搭著看,讓我終於能唸懂一些量化研究的論文,要不然我可能會到現在還不懂怎麼看表。除此,在考試前我也看了那陣子剛出版的藍佩嘉老師所著《跨國灰姑娘》以及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論文,如畢恆達老師的文章、何春蕤老師的文章...加減看,對研究法和社會學,甚至是理論都有幫助。


由於自己的興趣,我看過像是《日本動漫的全球化與迷的文化》、《次文化:風格的意義》、《迷幻異域》、《等待藥頭》、《搖滾神話學》、《嘻哈美國》、《政治,再見!》...等書。在唸理論時,很容易把某些事物與歷史背景相互聯繫起來,如60年代學運和民權運動與嬉皮的關係;傅柯和70、80年代同志人權運動和藥物與電子音樂場景。或多或少對我在理解當代的理論或是期刊論文時有所幫助。


除此之外就是網路的資源。我常看的就是中時電子報、破報、苦勞網之類的,經常有各校老師們發表的文章、時事問題等...其實也都是挑自己感興趣的在看啦。還有很多老師們有自己的部落格,事實上,他們常常還會轉載很多值得關注的議題,像我幾乎每天都在看黃厚銘老師的網誌和張君玫老師的網誌。有時候雖然跟考試不一定有直接的關係,但我是認為對刺激思考有正面的幫助。管他考試題目怎麼出,我就扯我比較有想法的地方囉。


至於英文怎麼準備,我沒有特別準備所以也不要太相信我。(東吳考英文作文我給他寫布迪厄跟哈伯馬斯,寫到自己覺得很扯一直在偷笑,你說咧?)不過我是常在英文維基百科上打社會學相關的字串亂連亂看,因為興趣不只是社會學,所以也常常查一些音樂或表演藝術相關的字串,不懂的話就查線上英漢字典。


Youtube其實也不錯,有傅科跟喬姆斯基、德西達、布迪厄、薩伊德、紀登思等人的影片可以看(我還找到一部布迪厄的紀錄片《Sociology is an Martial Art》運氣很好還找到字幕),通常都會有英文字幕,可以用來練習語言能力。除了這個,公共電視的〈有話好說〉和〈獨立特派員〉節目有時候也會被擺在網路上,如果各位像我每天不在線上耗3小時以上不行的,不如看看這些節目,當做是社會學的想像演練一下吧。


張懸在她《親愛的...我還不知道》專輯裡的outro講:「我覺得人常常厭倦重複同一種行為...其實是最值得鼓勵的部分...」,我得選擇唸社會學對我來說就是如此,厭倦於不斷重複的行為(「結構」、「再生產」或「自我再製」之類...)。許多創作者經常要人們「將自己置在痛苦的狀態下,感受它,並刺激思想...」尼采在《拂曉》說:「難道我們不正在完成磨平生活的所有稜角這一巨大的工作,以此來把人類變成沙礫?」;傅柯在《事物的秩序》也說:「人就像畫在海邊沙灘上一樣的面孔,終將被抹去。」而在這(可能的)徹底的消散之後,換來的是一種可能的(尼采式的)「自我的回歸」。在我而言,與其說是讓人有"能力"定義事物對自己的意義,倒不如說是讓人有"信心"自己進行定義。


最後,讓我感謝在這段時間鼓勵我的朋友,感謝元菘、璽恩、嘉瑩在讀書會時的分享,有時還被迫接收我的某些"錯誤觀念"(此乃據網友指稱)。感謝元菘、彥霖、以忠、筑傑,在考場陪我瞎扯淡(考場還聊到笑到肚子痛這麼Over的大概就我們幾個吧,哈哈!)。感謝陳遠在概念上的指教,有時候過一陣子再看之前的作業會發現自己那時沒注意到的盲點,這些作業不論應考或唸書時都很寶貴。特別感謝臺灣最大的監考人員!不爽我戴帽子考試,讓我決定提早兩個月擁有夏日清爽的短毛造型,此後考試果然如有神助寫來虎虎生風!(請別太認真)


陳涵

畢業系所:世新廣電廣播組,2006年

報考系所:台大社會所,東吳社會所,政大社會所,清大社會所(甲組),台北社會所,中山社會所

錄取系所:政大(7),東吳(8),北大(2)

我的E-Mail:jerryc112@hotmail.com(這是真的歡迎來信)

我的電話:0978-578-578(虎爛的)

系所

理論

社會學

研究法

英文

總分最低錄取分數(含備取)

3/1
臺大社會

34

53

50

60/核錄成績50

137/154

3/2
東吳社會

53

67

52

57

中文27

229.13/140

英文30

3/14
政大社會

84

37

23

今年沒有

144/129/正取 139

3/15
清大社會

社會學三合一 47

無緣晉級第二輪

第一階段
99/113

英文 52

3/28
台北社會

60

66

32

 

158/115/正取143

3/29
中山社會

社會分析 21

第二輪無緣

第一階段最低錄取標準:65

社會研究 

3/30
東海社會

沒考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owershutg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