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作者並無考取任何一間社會類所,因此無法提供社會類所之備試要訣。欲知如何準備社會類所考試者,建議點選其他篇由上榜的強者所寫的文章。但欲一窺一個大學念哲學的人,何以在上陳遠老師的社會學上到一半,又跑去考宗教所且還考上,其心路歷程如何?宗教所有何備試要訣?請進入本文。

 

本文

 

我怎樣也沒有想到後來會去考宗教所,且竟然也考上了。

「本來是想考社會所,所以才來補習,上陳遠老師的課,不是嗎?」我也這樣問自己。

對於人生在每個時刻的峰迴路轉,總是處處充滿著驚喜。我總覺得人生不需要規劃,有一條路自然會自己出現,彷彿是上天已經安排好,又彷彿是自己要往這個方向走去。

如果你說,早知道會考宗教所,其實根本不用上陳老師的社會學,這我絕對不同意;其實恰恰相反,上了老師的社會學,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才知道什麼是文化人的精神與風骨,才更有勇氣往未來的學術之路挺進。

 

我大學是念哲學的,在上陳老師的課前,對社會學可以說是一無所悉。

是陳老師引領我走進社會學的大門,讓我發現哲學外的世界竟是如此之遼闊,在哲學之外竟有一個如桃花源般的境外之地,名曰社會學。在此,無需利用哲學慣用的分析邏輯,依舊可對社會進行批判,對制度進行反省,對人文有所體察。是老師的循循善誘、諄諄教導,使我能領略社會學之美。然而,考試是現實的,是殘酷的,除非真能考上什麼,否則對社會學存有再多詩意與幻想仍是枉然。

 

我自覺自己的社統成績實在拉不起來,也許這緣自從小數學不好的恐懼,儘管陳老師很認真在教,也一再鼓勵社統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難;社理也覺得感到壓力,或許是因為我只熟悉康德以前的哲學家,對馬克思、涂爾幹與韋伯這三大家感到十分陌生又對後來的美國四大派有點暈頭轉向,我開始懷疑自己念不念得下去,考試能不能考好。在書堆中,思緒一片混亂中,我努力尋找有沒有哪個地方令我特別有感覺,有沒有哪個部分是聽完課後會感動、會覺得知道的不夠多、還想知道更多。終於,在老師介紹完馬克思、涂爾幹、韋伯三人對宗教不同的看法及導讀《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後,我暗自決定要將宗教視為我將來研究的對象,我終於找到自己的出路了,彷彿在黑暗中尋得光明,於山窮水盡之處尋得柳暗花明又一村。

 

若對宗教有興趣,何以我不在社會所念宗教社會學?這個問題不錯,因為早已有很多前輩先進在社會學這個領域作宗教社會學的研究了。但考量到我同時具備哲學的背景知識,在宗教所將宗教作為研究對象之下,我一方面可以用哲學的進路(approach)作宗教哲學的研究,一方面亦可以採取社會學的進路作宗教社會學的研究,不是比在社會學這個領域作宗教社會學的研究擁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又我同時對世界各大宗教的傳統及演變也有相當程度的興趣,因此宗教所是適合我去念的。

 

在知道自己的目標後,我便抱著全力以赴的應試態度去考全國唯一的一間國立大學宗教研究所─政大宗教所,最後有幸考上。政大宗教所的考科為國文、專業英文與社會學概論(或世界宗教概論擇一選考),在此分享專業英文與社會學概論的準備方法,以供將來有心報考宗教所的同學作為參考。

 

在專業英文方面,這科沒有範圍,所以很難準備也不好準備,不過特別要注意的是英文文法架構要練好,翻譯才不會寫得錯誤百出;重點單字要背熟,像世俗化(secularization)、神聖化(sacralization)這些單字很常考,如果沒有背熟而拼錯或寫不出來,失去得分的機會很可惜。

 

在社會學概論方面,將陳遠老師的社會學概論講義讀熟即可,解釋名詞不外乎是「世俗化」、「醫療化」、「相對剝奪感」等這些最基本的社會學名詞。至於大型申論題都是考十分重要且具有宗教社會學代表性的題目,譬如我這年(98學年度)考的大型申論題十分經典:「請分別說明Max Weber Emile Durkheim如何界定『宗教』的內涵,並比較兩位學者如何論述宗教對人類社會所發揮的功能及產生的影響。」 你說,上過陳遠老師課的同學,看到這題不會異常興奮,手頭發癢、振筆疾書、立即痛宰其他考生,大幅拉高分數差距嗎?()

 

最後提醒各位有心報考宗教所的同學,一如報考其他研究所一樣,勤練考古題仍就是致勝的不二法門。

 

 

其實在決定考宗教所前,我也曾推甄自己學校的哲研所,但是並沒有順利錄取。那時的我心情可以說是跌到谷底,人生很惶恐、很沒有方向,也因意志消沈,連陳遠老師最後的幾堂課都缺席沒有去,也跟韋伯讀書會的成員斷了連絡。感謝主!最後讓我考上宗教所,使我人生重新有了目標與方向!然而自己的不告而別,使得我對陳老師及韋伯讀書會的成員仍有所虧欠,內心深感不安!在此請求陳老師及韋伯讀書會的成員的諒解,也願我的研究所之路能走得順利,儘管它是一條人煙稀少的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owershutg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