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國豪

 

   每個考生都有一個專屬於他自己、獨一無二的「備考故事」,我也不例外。在這說短不短說長不長的備試過程中,我體驗到很多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認真作 筆記、第一次唸書到天亮等等),很謝謝陪伴在我身邊的酸酸,她總是能夠寬容地原諒我的忽略與遷怒。當然,也很感謝讀書會的伙伴們,誰想得到會在補習班會遇 到一群那麼意氣相投的朋友?很多事情現在想起來都是極其珍貴的經歷,也是因為陳老師口中的「師生努力」讓這些回憶變得那麼美好。

 

      作為一個非本科系學生,一直到升大四的暑假,我才知道所謂的「古典三大家」是在指誰(且僅在知其名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階 段)。很多東西對我來說都是「全新」的,是到陳老師講了之後,我才知道原來有這些人跟事存在這個世界上。也就是說,我是一個標準的躺人。因此,從開始下定 決心唸書到考前,我都有一股「嚴重落後別人」的感覺,也一直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夠順利上榜。

 

      在暑期班的時候,常常會有一種矛盾的心情。因為每個概念對我來說都是第一次聽到,因此一方面上課聽老師講解吸收新知很充 實,但另一方面卻很焦慮沮喪,認為自己知道的還是太少太少。這種恐懼感逼使我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建立一套對於各科的初步認識體系出來。因為我太害怕上課 聽到「不認識」的東西了,因而也因緣際會地產生了一股濃厚的求知動力。

 

    準備考試沒有什麼聖經,也不是每本書都非讀完不可,當然參考愈多書愈好,但我覺得最基本還是要把陳老師給的東西都弄到爛熟。關於研究法跟統計,我除了陳老 師的講義之外,就沒有再多看什麼東西了。而我也認為,老師的研究法跟統計上得十分紮實,只要上課夠專心、練習多做,這二科作為堅強的防守科目可說是綽綽有 餘。我認為最關鍵的地方在於:上課一定要聽懂,對於每堂課的掌握要非常高。這樣一來不論是在複習或是應考上,都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社會學理論,是我花最多心力的一科。我一開始遇到的問題並不是要如何看懂這些天書,而是要如何有耐心地去看這些書。我個人的經驗是,不用貪圖速度,慢慢來其實真的比較快。Giddens那本《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我看了半年都還沒看完、而Simmel的 《貨幣哲學》一個晚上只念了八面。很多時候念太快真的什麼都不記得,最後反而根本念不下去,還是得重頭來過。所以我會覺得,一個字一個字慢慢來,一句話一 句話去理解,並且勤作重點筆記,務必讓自己徹底瞭解。我也覺得可以用自己的話,重新順一次各個理論家的思想,遇到不順的地方就重新去查書。雖然速度慢常會 讓人焦慮,尤其是考前會覺得書好多都讀不完,但與其花時間在慌,還不如按照進度走,最重要的是要捫心自問自己學到什麼東西。

 

      社會學是我自認最弱的一科,因為我實在花太少時間在這科上面了,所以我也沒什麼立場跟大家分享準備這科的心得。不過就考題 來說,我覺得學術期刊的論文真的要多看,不然考試真的舉不出什麼漂亮的例子。這個虧可不能多吃!這一點我作得很差,也許是時間分配出了問題,我沒有看幾篇 論文就去考試了。我覺得,多看台灣社會學的論文,這十分重要且幫助也很大,不只是用來準備社會學,同時也可參考這些學者的研究方法。論文真的要多看!太重 要了!

 

      總地來說,我會覺得準備這些考科,有二個要素不可或缺:「學」與「思」。雖然社會學是一個還蠻西化的學科,但我覺得仍是可 以用「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來提醒大家可能會遇到的危險。常常唸書會有一種感覺,便是坐了一個下午,卻感覺什麼都沒看到,不然就是看了一 堆文章,卻不知道到底是在說些什麼。我會認為,這都是只做到「學」而沒有做到「思」。以社會學理論來說,可能花一天的時間把教科書中關於馬克思的東西看 完,但馬克思提這些幹嘛?自己又是否能把這些概念串起來?這些都是教科書不太會提到的。不能只是

停留在表面的「學習」,更要去思考這些東西的意義,不然常會有「不知所云」的感覺。不過若只是一味地進行思考,而沒有持續 大量地去吸收新的東西、沒有交互參照相關書籍,這樣也是嚴重的錯誤,也只是故步自封。不只是理論,準備研究法統計也是一樣,要去問自己這個步驟在整個研究 法中定位為何?這個統計方法的用處在哪?唯有學思並重才能學得好各個科目,二者不能偏廢。要如何在學與思之間取得一個巧妙的搭配,我會覺得是一個重要且困 難的課題。

 

      其實關於考前幾天的調適,我也沒有一個很好的建議,因為我考前並沒有特別的焦慮(或者說一直都很焦慮)。但我覺得,自己的作息(因人而異)要保持到一個良 好的狀態,而且務必要放輕鬆!千萬要放輕鬆!我知道這也是一件非常難做到的事,但緊張只是會讓你晚上睡不著覺,卻在隔天考試時讓你痛苦地與睡魔奮鬥而自責 不已。另外,對於自己考場的臨場表現,也不用太過度介意,簡單的說,就是不需要窮緊張,只要覺得自己盡力、問心無愧即可。因為考試的戰線通常都會拉到一個 月左右,不要因為自認考得不理想,而灰心喪志。事實上,我考每間學校都有題目沒寫完,台大國發所甚至25分完全空白,但我自認盡力了也不會後悔,這樣就好了,不是嗎?

 

      扣除掉占大部分的運氣,若要說我能夠上榜,有什麼方法或秘訣的話,我會認為是: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換句話說,便是一 種「自我監控」。每天都要問自己到底唸到了什麼?還要加強什麼?以及要如何有效地吸收知識?要知道自己唸這些書、做這些事的目的是什麼,而自己是否有達成 這些目標、還有哪些不足之處。要依照自身擬定一個讀書考試的策略,並視情況適度地調整,進而建立起一套知識體系。當然這些方法與體系是需要一直修正的,要 勇敢的去挑戰自我及積極地進行自我對話,不要怕辛苦、怕難,因為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樣,你所經歷到任何身體或精神的勞累,大家都曾經(或正在)面對過。

 

      著名的大聯盟獨臂投手Jim Abbot曾 說:「人一生中總該找件你所愛的事,然後瘋狂的地做,全心全意的去做。你的熱情會驅使你主動的練習,再困難的工作都會因此變得輕鬆容易。」只有一隻手的人 可以投出無安打比賽,下定決心開始,永遠都不嫌晚。努力便會使得夢想不再是遙不可及,我一直是這麼的堅信著!大家加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owershutg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