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去年正在準備研究所考試的備戰狀態,只會一心一意的把時間投入在書堆裡,總覺得投入時間越多就可以換到越多的分數。但是在研究所修了快一年的課之後,回想起來有很多當時可以做的事,卻因為深怕浪費掉唸書的時間,所以沒有停下來想想該準備什麼才是最有幫助的。

 

  首先談談社研法吧,去年我把所有的社研法還有統計的專有名詞的解釋都找出來,也把統計的公式抄在本子上,讓我每天搭車或是睡覺前可以看過一遍,如果考試前兩個月開始這麼做,少說就看了六十遍。但是看看社研法的考題,例如政大九五年的其中一題:請解釋以下概念,並說明其關聯。「unbiased estimate」「expected value」「standard error」「confidence interval」「statistical significance」「alpha error」這些如果單獨考解釋名詞,當然可以像背課文一樣去準備,可是重點在於概念之間的關聯,要考的就是有沒有對統計全盤的瞭解。

 

  在研究所上統計課,老師有時候會抱怨,為什麼統計的教科書章節要這樣安排?誤導學生不去把各個章節之間的關鍵串連起來,學生只會像背書一樣把統計名詞背起來。我想許多考生都有這個通病,也許是時間的壓力亂了手腳,都忘了去問統計這門科目的「目的」是什麼,它是要在有限的樣本裡頭試著推論到母群體,許許多多的問題都是由這個目的產生出來的,所以每次學了新的概念,都要去回想一下,這個新學到的統計方法,是否有助於推論到母群體的這個目的?是否又造成了其他問題?與其他的統計方法相較,哪一個比較適合?

 

  另外社研法這部分,這一年來有幾位學弟妹問我要怎麼準備,除了基本的社研法概念要掌握之外,我建議要多看社會學的期刊,例如〈台灣社會學刊〉與〈台灣社會學〉http://social.ntu.edu.tw/journal/journal.htm。一樣回到準備統計遇到的問題,同樣也會忘了許許多多的社研法概念是為了什麼目的,期刊的文章就把這些概念操做給我們看,同時也會指出其中的限制所在。例如反省了家庭社會學的訪查,訪談對象總是家裡的媽媽,因為白天時間在家的比例媽媽較多,如此一來就不是家庭社會學了,而是媽媽社會學,這會出現化約主義,是指研究者以較小的分析單位的特性,推論較大分析單位的特性,研究者只訪問了媽媽,而以媽媽的看法視為整個家庭的特性。閱讀期刊能告訴我們目前台灣的社會學界的實際研究,也能將我們所讀的社研法概念做一個對照。

 

  閱讀了期刊之後,接下來可以翻開人手一本的社會學概論,一般的社會學概論書,例如《社會學與台灣社會》會以主題來分章節:家庭、階層、性別、教育……就可以將剛才唸到的期刊做個分類,看看是分到哪一個主題之下,這樣可以將該章節的概念再複習一次,對照一下期刊裡的概念。

 

  有個網站也建議大家加入我的最愛:中央研究院 社會學研究所http://www.ios.sinica.edu.tw/ios/index.php。裡面有許多豐富的資料,例如點選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http://www.ios.sinica.edu.tw/sc/。可以下載訪查使用的問卷,模仿一下其中的遣詞用字,然後再點選台灣社會變遷全記錄,裡面整理了初步的統計資料,做成了圖表很容易閱讀,其中也不乏有趣的問題,例如:「政治是男人的事,女人最好少參加?」記錄了19902002年台灣人對這個議題看法的轉變。這些都讓我們真正看到實際在台灣實施的調查是什麼樣子,從調查報告書也可以看到實際上抽樣的實施是什麼樣子。

 

  最後我想比較一下考大學跟考研究所的差別,現在回想起來去年自己準備研究所的方式有點像是考大學,整天緊張兮兮的算日子,手上沒有抓一本書在翻就很沒安全感,為了讓自己安心,所以排了讀書進度,現在覺得當時都在死讀書,總是在看已經看過的內容,講義與筆記都翻爛了,也不知道哪裡不懂,這就是沒有給自己時間喘口氣好好想一下哪裡需要改變。考研究所不只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也需要自己找出自己的學習盲點,「看到原本看不到的東西」也是未來一個研究人員必須養成的能力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owershutg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